news

最新動態

集團:誠信賦能發展,德匯集團榮譽入選“2024年企業誠信建設優秀實踐案例” 2024-10-29

 10月29日,由中國企業聯合會、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“2024年全國企業誠信建設大會”在山東煙臺隆重舉行。本次大會以“加強企業誠信建設,賦能經濟社會發展”為主題,旨在表彰入選“2024年企業誠信建設優秀實踐案例”的單位,并圍繞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的專題論壇。中國企聯、國家商務部、煙臺市政府領導,以及來自全國各地企業聯合會的代表和獲獎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,共襄盛舉。德匯集團的誠信建設再創佳績,憑借“德正敦行 匯誠致遠 誠信力量引領企業前行”案例成功入選。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謝偉明等出席大會。

 上午,大會圍繞企業誠信建設精心策劃了三個專題論壇。首場以“創新信用監管機制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”為主題,發言代表深刻闡述到,誠信不僅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堅固基石,更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核心力量。通過構建并嚴格執行信用監管機制,能夠顯著提升資源管理效率,加速經濟發展步伐,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
 第二場論壇聚焦于“加強企業誠信管理 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”,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謝偉明作為圓桌論壇特邀嘉賓,分享了德匯集團在企業誠信建設方面的優異實踐和寶貴經驗。謝書記指出,德匯集團在薛加玉董事長的帶領下,堅持“科技、產業、金融”融合發展,在材料科技、光電科技、智能科技等細分領域中取得顯著成就。集團高度重視企業誠信建設,并將其納入公司戰略來認識,始終秉持薛總提出的“敬畏我們所處的偉大時代、敬畏我們從事的科技創新、敬畏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”的“三個敬畏”核心理念,通過與教授、院士、專家等科學界精英的緊密合作,全力推進實現科學家產業化夢想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愿景。在誠信文化的引領下,集團在人才培養、專利技術、生產研發及企業經營、社會榮譽等方面均展現出非凡實力,實現了穩健而持續的增長。集團各成員企業緊貼自身特色與行業特性,創新型的構建了多維度管理體系,包括知識產權、環境、質量、能源、職業健康安全、兩化融合等管理體系。體系間相互支撐、互為補充,共同構成了企業誠信建設的堅實框架,推動企業健康快速發展,為社會經濟作出積極貢獻。此外,謝書記指出,誠信體系建設還包含了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,德匯集團發起設立了公益基金會,致力于科技、教育、幫困等社會公益事業,并設立專項教育基金,將誠信建設的成果惠及更多學子,充分彰顯了集團對社會的深厚責任感。在長效機制的建立方面,謝書記介紹到,德匯集團通過戰略引領、制度建設、黨建鑄魂、公益并行、強化合規等措施構建了完整的誠信建設體系,并特別強調了黨建在誠信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。

 第三場論壇則圍繞“加強魯商誠信建設 賦能經濟社會發展”展開。魯商發言代表紛紛表示,企業應通過強化誠信文化建設、優化質量管理體系、加強員工培訓及誠信評估等一系列舉措,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。同時,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,不僅能夠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,提升品牌形象,還能贏得市場的廣泛信任和認可,為企業的持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。

 下午,中國企聯黨委書記、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發表了主旨講話。朱書記指出,加強企業誠信建設有助于支撐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,有助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有助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我國企業信用狀況不斷優化,當前企業誠信建設創新實踐體現了以下五個鮮明特征:企業誠信文化理念體現先進性、企業誠信制度體系呈現完整性、企業誠信建設措施具有創新性、企業誠信營業的結果富有成效性、企業誠信經驗報告具有推廣性。朱書記提出,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,誠信問題被賦予了新的重要性,企業需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:一是堅持黨建引領;二是加強供應鏈體系建設;三是充分挖掘科技創新的潛能;四是發揚優秀企業家創業精神。朱書記還強調,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,進一步提升企業誠信水平顯得尤為重要。這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,更是推動國家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。

 中共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教授王偉發布了《2024年企業誠信建設狀況報告》,報告深刻闡述了企業誠信建設的核心價值與當前進展,涵蓋了質量體系的優化升級、業務水平的顯著提升以及監管技術的日益發展。同時,報告也深入剖析了企業所面臨的多重挑戰,如資金流向調整與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等問題。此外,報告指出了企業在數字化文化提高、政策推動、信用金融監管技術等領域的發展動向以及企業監管效果的提高。

 大會尾聲,隆重表彰了“2024年企業誠信建設優秀實踐案例”。此次上海共有11家企業的案例入選,德匯集團能順利入圍,得益于企業長期以來對誠信建設的堅守與踐行,以及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與共同奮斗。這不僅是對我們過往成績的肯定,也是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激勵和鞭策。展望未來,集團公司將繼續秉持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,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,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。同時,我們將繼續強化誠信體系建設,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,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!